在净化车间中,压差不稳、颗粒超标、结露发霉是三大常见问题,需通过针对性解决方案实现“三流”分离,阻断交叉污染。以下是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:
一、压差不稳:破坏单向气流,引发污染倒灌
问题表现:
-
相邻洁净区压差梯度设计错误(如高洁净区压差低于低洁净区),导致污染物倒灌。
-
空调系统风量不足(如风机故障、过滤器堵塞),或压差计精度不足、测量点位不合理,数据失真。
解决方案:
-
合理设定压差值:
-
遵循ISO 14644、GB 50073等标准,相邻洁净度区域间压差控制在5-10Pa,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不低于10Pa。
-
例如,半导体制造中芯片加工区(ISO 1级)压差需高于设备维护区(ISO 7级),形成单向气流。
-
优化压差监测与控制:
-
选用精度±0.1-±0.2Pa的压差传感器,定期校准(每半年一次),测量点避开风口、门缝,优先选择距离门1.5m以上、高度1.2-1.5m的墙面位置。
-
部署PLC/DCS控制系统,实时监测压差数据,当压差持续低于设定值(如5Pa)或波动幅度超过阈值(如±2Pa)时,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通知至运维人员。
-
调整空调系统:
-
采用变频风机,根据压差传感器反馈自动调节转速,保持送风量稳定。
-
定期维护过滤器,HEPA过滤器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阻力达初始值1.5-2倍时更换。
-
检查风管密封性,使用烟雾测试或压差法检测漏风率,确保漏风率≤1%。
二、颗粒超标:破坏洁净环境,影响产品质量
问题表现:
-
仅5.0μm大颗粒超标,通常因卫生不到位(如顶棚、墙面、地面清洁不彻底)。
-
仅0.5μm小颗粒超标,可能因*过滤器泄漏或边缘橡胶条老化,或净化效果不足(如压差方向错误、换气次数不够)。
解决方案:
-
针对大颗粒超标:
-
洁净区内喷洒75%酒精或无菌水,使大颗粒迅速沉降,清洁后自净一段时间再测试。
-
针对小颗粒超标:
-
检查*过滤器是否泄漏,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近距离检测,确定泄漏点后更换过滤器。
-
若过滤器无问题,检查压差方向(确保高洁净区压差高于相邻区域),并提高送风量(如增加换气次数)。
-
优化气流组织:
-
通过CFD模拟调整送回风口位置,减少涡流与死角。例如,某PCB企业将压差设计值从15Pa降至8Pa,年节能30%的同时,颗粒超标事件下降68%。
三、结露发霉:破坏设备与产品,引发微生物污染
问题表现:
-
气候湿润或生产过程产湿,导致车间湿度超标(如夏季连续雨水),墙壁、管路冷凝水滋生霉菌。
-
车间忽冷忽热、门未关闭,导致热空气涌入形成高湿度环境。
解决方案:
-
控制温湿度:
-
使用空调或除湿机,将湿度控制在40%-60%RH,温度保持在24℃-26℃,避免冷凝水或结露。
-
安装工业除湿机(如HJ-8240H,适用面积300-400㎡),湿度高时自动启动。
-
加强密封与维护:
-
检查门密封条,每月更换老化部件,确保门关闭时漏风率≤0.5%。
-
优先选用固定窗,若需开启则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内倒窗或上悬窗,并在窗框与墙体间填充密封胶条。
-
定期清洁与消毒:
-
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清洁(地面、墙壁、天花板、设备、工具),使用无菌水或蒸馏水,避免残留物。
-
清洁后立即消毒,可用甲醛、臭氧等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,或用75%乙醇、0.5%次氯酸钠擦拭表面。
-
定期检查设备、管道等是否有漏水、漏气问题,及时修复。